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后4%时代中小学教师工资对教育经费增长机制的意义

    摘要

    后4%时代,教育经费的增长需要建立在刚性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中,教育经费保障需要进入预算保障时代。因此,教育支出的各组成部分的形成、汇集、核算机制就成为必要的前提。其中,教师工资占教育经费的大部分,涉及面广,利益敏感。本报告认为,教师工资既具有人事属性,如岗位设置、岗位工资等级,也具有财政属性,即岗位工资等级进入预算过程中的预算标准、责任分担和核算。在教师工资制度中设置财政制度,能够在中央政府保证教师利益的前提下,激发和管制地方政府提高与保证教师工资的动机。

    <<
    >>
    作者简介
    曾晓东:
    鱼霞: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