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如何推进互惠多赢的区域经济合作——专家学者“嵩山论道”

    • 作者:喻新安出版日期:2014年05月
    • 报告大小:1.49MB
    • 报告字数:8391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大省崛起

    摘要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以前往往是各地“争资金”“争市场”,今天转向了“争名分”,地方政府积极打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主动倡导或争取设立相关的经济合作区。由此伴生,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黄淮海”等人们熟知的区域概念外,近年来,“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一体化”“郑汴一体化”“西咸一体化”等一系列新名词也频频见诸媒体。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高层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都建议把河南及河南省周边相连的多个城市一起,纳入“中原经济区”的范畴,从而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区”现象的关注。那么,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基本区别是什么?经济区的合作实践如何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如何看待区域合作中的竞争?要不要培育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日前,本刊特邀3位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卓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在河南省风景秀丽的嵩山脚下,展开了一次历时3个多小时的“嵩山论道”。 <<
    >>
    作者简介
    喻新安: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经济年度人物(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特邀经济学家,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理事长,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首席专家,河南省“十五”至“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中国改革》等报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50多部(个人独著8部)。以第一作者名义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10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