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创意经济概念和背景的演变

    •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意娜 张晓明 李河出版日期:2014年06月
    • 报告大小:1.15MB
    • 报告字数:13556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创意经济报告2013(专刊)

    摘要

    迄今为止,有关创意经济的词语层出不穷,如“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内容或版权产业”或“认知文化经济”。不同的标签反映和对应着不同的分析立场和意识形态。学者对这些术语都作了相应研究。所有这些术语,包括其前身及释义,都成为专家激烈辩论的“阵地”。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术语被广泛用于文化政策领域。许多文化参与者和文化机构在自我描述中常常会使用这些术语,尽管其有可能将“产业”这一常用语应用在一些无论从本质、范围还是盈利情况来看,都不具有“产业性”的活动上。恰恰相反,这些活动反而需要长期性补贴。在某些情况下,将自身等同于“产业”这个时尚类别,被认为是那些被长期忽视的部门获得更多投资、政策支持的一种手段。然而,一些人认为这些术语已成为定义不明、空洞乏味的套语,政客用其进行宣传,学术专家对其抱有怀疑,艺术家和创意专业人士则将其巧妙地应用到自己的事业中。为了加深对创意经济的理解——其内容、功能及相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潜能,本章对创意经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三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我们的目的不是针对这些概念达成最终共识,而是了解创意经济的细微差别,以支持其作为地方发展的一个可行方案而不断被向前推进。此外,文章从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对创意经济的背景及框架进行了审视。 <<
    >>
    作者简介
    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方向为西方哲学和国外文化政策。专著《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2011);参与编辑翻译《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共65本),译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成果译著一等奖(1999);2009~2013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IFCD)首届六人评委会成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大课题“文化多样性与和谐世界建设”;主持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周边国家文化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和《中外文化交流年度报告》系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意娜:女,藏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研究部主任;中国加拿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家,参加过联合国贸发会议并演讲,参加多个国际会议并讲演。曾出版专著《直观造化之相——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情定香巴拉——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曼唐》(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丛书)、《人文奥运》(合著)、《奥林匹克文化教程》(副主编)、《奥林匹克大学生读本》(副主编)等。《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执行主编;“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筹委会秘书长;“国际文化产业论坛(ICI Forum)”组委会副秘书长。教育经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本硕博连读,获文学(文艺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曾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访学。
    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文化政策研究,参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以及中央和地方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近年来,参与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重大项目研究与开发,任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和文化计算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政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