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们”价值理念的历史考察

    • 作者:蓝蔚青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 报告大小:746.7KB
    • 报告字数:4514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生活时空中的“我们”

    摘要

    “我们”价值理念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在普遍贫穷落后的社会条件下,追求温饱等基本生存条件是出自本能的行为,不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只需要解除那些人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迸发出来。在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还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加上思想解放程度参差不齐,“我”的作用十分突出,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但是随着整体小康的实现,这种出于生存本能的动力大大弱化,每个人需要回答“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的问题。“富而思进”需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新的精神动力,需要自觉的价值选择、价值导向。同时,经济、政治、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化程度的显著提高,过分突出个体的思想意识已经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在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中极端利己主义的滋长蔓延,社会诚信、社会责任感、互助合作精神的缺失,对社会运行、社会进 <<
    >>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蓝蔚青:作者系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