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心理认同机制研究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大学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它直接影响高校师生形成特定的校园精神风貌,对塑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逐渐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功利主义倾向在一定范围存在等一系列思想、心理领域新问题的挑战。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因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从而使整个校园群体在思想意识上达成共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之一是,在大学生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机制。这种心理认同既是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形成强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形象进而最终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思想动力。这种心理认同,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就是在剖析心理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功效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最终在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与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从而创造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
    >>
    作者简介
    陈章龙:江苏靖江人,法学博士、教授,现仁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江苏铒社科联副主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等。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项、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点项目一项。著有《冲突与构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研究》、《论主导价值观》等。发表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社会研究方法导论》曾获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主导价值观》获江苏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