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农民视角的生活宽裕

    • 作者:叶敬忠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 报告大小:0.99MB
    • 报告字数:18627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摘要

    不可否认,学者的看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有指导意义,不仅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关于农民生活的具体目标和做法,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内容提出了要求。但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不能忽略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因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民作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只有了解农民在不同阶段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把资源分配到农民最急需改善的方向去。特别是现阶段农民生活还不是很富足、国家的建设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时候,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非常必要。为此,研究者试图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其在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并从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职业、是否是试点村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农民对生活宽裕的需求差异,为新农村建设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提供一些建议。 <<
    >>
    作者简介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