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从总体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自身环境权益、财产权益的关切与维护。回顾2014年地方政府对于四起邻避事件的回应,在思路与方式上有一些新变化,表现为更加理性看待民意、尊重科学事实、重视公众沟通、细化群众工作,进一步追求社会共识,求取最大公约数。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在间接化解这类问题,尤其是在环境议题上的政策跟进与制度调适,也为地方政府指明了方向与行动选项:一是生态保护优先,二是运用法治思维。这意味着原先针对“邻避冲突”以“维稳”为首要目标的“退却或强压式”应对方式将逐步退出,代之以通过“生态优先和法治方式”规约“邻避设施”建设,进而在源头上防范“邻避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