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014年中国粮食供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07099亿吨,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并且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消费需求虽有起伏波动,但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且各主要粮食品种的消费量基本逐年上涨。从表象上看,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直接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波动的内在原因却在于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等众多因素。当前,影响中国粮食需求的客观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居民饮食结构、民族习惯、收入水平与分配、价格、消费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兴食品行业的发展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人口变化、居民饮食结构、农业功能的拓展和粮食价格。

    <<
    >>
    作者简介
    郭君平:郭君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杨婷竹:杨婷竹,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