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都市圈、流域上下游、环海等空间区位,统筹安排水源功能区、生态廊道、中心城市、主轴交通与经济带、港口城市与滨海经济带、海洋生态经济等主导功能区;合理布局人口、城镇、交通、生态廊道、河流、排水体系等,通过合作、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如成立协调协作机构,试点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设立首都圈财政和京津冀共同发展基金(包括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扶贫专项基金),建立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生态移业(提升与转移)机制,依靠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共同实现宜居、宜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京津冀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和城市地下水位问题,从创新生态补偿、水权市场的机制入手,提出强化基于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水量考核的双向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相关政策,细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针对雾霾等大气环境问题,从区域联防联控的视角,提出创新区域碳交易市场机制,政府、企业、社会或NGO协同治理,加强生态防护林、湿地建设,共建生态屏障,防范生态风险,重视节能减排,制定加强生态环境管治和立法的配套政策;根据新的环保法,严格划定生态环境红线,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