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女性身体的社会建构及其后现代转向——以美容手术为例

    摘要

    本章以原始部落的阴蒂割除术与现代社会的美容手术的比较为切入口,探讨美容手术是否如主流话语所宣扬的那样是现代女性主体性的体现。通过对8位新闻当事人的案例分析,我们从个体视角深入讨论了女性选择美容手术的意义建构机制,即工具理性霸权、惯习和场域合谋以及抽象体系信任三大机制。从社会视角分析了这三大机制背后的深层动因,即在现代性语境下,身体的商品化、文化的再生产与产业化将女性席卷其中,促使她们自觉改造身体与气质。 <<
    >>
    作者简介
    孙静:
    吴鲁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国际社会学协会会员,在《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社会心理研究》《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调研报告80多篇,其中,近20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政治学》和《青少年导刊》等全文转载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部分转载;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2项,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代表作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研究——以“社会互构论”为理论视角》《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家庭寄养:动机与绩效》等。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为青少年价值观和青少年政治社会化。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