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商业银行与消费金融

    摘要

    在我国中央集中管理金融的模式下,消费金融的演进路径与一般的国家(如日、韩)不尽相同。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即消费金融服务的开展,并不直接由实体经济活动的需求而产生,而需要经由监管者批准,并由授权的金融机构来提供。而且,其发展过程及方向也更多地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管理考量或监管者的要求,与实体经济并不完全一致。这直接形成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其一,消费金融服务主要都由特许经营的金融机构提供,普通的商业机构难以介入其中;其二,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所面对的市场机会较多,对成本偏高、收益相对较低的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导致消费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其三,在金融特许管理的架构下,为弥补商业银行投入不够的问题,监管者最直接的思路便是增设新型专业性消费金融机构,如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但这种思路仍然没有解决消费金融供给与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在本章中,将简要介绍中国消费金融最主要的提供者,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概况。 <<
    >>
    作者简介
    王国刚:1955年11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硏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曾任“江苏兴达证券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兴达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中国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主持了“青岛海尔”、“江苏春兰”等近40家企业的股份制改组、股票发行和股票上市工作。主要从事金融市场、公司金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硏究,曾参与中国《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研讨,主持和参加过2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获得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教学奖和科研奖,被十几个政府部门聘为经济顾问,40多家企业聘为投资顾问。已发表《企业经济导论》、《现代货币银行学概论》、《银行经营管理学通论》、《股份经济学教程》、《中国证券业的理论和实务》、《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资本市场导论》、《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著作23部、论文260多篇。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兼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宣晓影:2008年3月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获得政策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金融领域的比较。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