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降水资源概况与水安全战略

    摘要

    随着全球性资源危机的加剧,水资源从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正变成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水安全问题既是资源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大气降水资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水安全问题与大气降水资源的特点和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毫米,人均降水资源量约为4343立方米/人,仅为全球人均降水资源量的28%,为亚洲的68%,属于降水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地区降水的基本特点是,北方地区降水资源较为贫乏,南方地区降水资源相对丰富,降水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空间差异巨大,且年内分布不均,旱涝季节明显。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受此影响,中国极端强降水和严重干旱事件呈增多趋势,未来中国的旱涝形势趋于复杂,区域特征更加明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因此未来中国水安全问题将会更加严峻,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水安全战略,需加强关注中国降水资源的时空格局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
    >>
    作者简介
    郑国光:郑国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局长,现兼任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CGOS)主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协调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成员。
    宋连春:宋连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高荣:高荣,博士、正研高工,研究领域为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和区域气候模拟。
    李修仓:李修仓,博士、工程师,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