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深化结构调整打造升级版:江苏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的新发展思路与对策

    摘要

    2012年江苏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发展新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是被经济学家称为前面存在一堵不易逾越的“高收入之墙”的攻坚阶段,国际上也有不少在此阶段“增速放慢”的经验性证据。增长放慢的经济学解释是:此阶段进入服务经济社会,而服务业相对制造业生产率较低,如果叠加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缓慢等因素,经济总体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从而导致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江苏不能再依靠低级要素的投入,而是应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纲举目张”的机制特性,它架起了与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桥梁,是经济升级版的前提条件。

    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要从降低“七个依赖”方面进行:第一,降低对传统重化工业的依赖,尤其是要降低对环保标准较低的化工工业的依赖,提升环境友好产业尤其是服务经济的能级。第二,降低对低附加值工业尤其是对物质资源消耗大的工业的依赖。第三,降低对外源出口型经济尤其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的依赖。第四,降低对“高杠杆率”活动尤其是土地财政的依赖。第五,降低对苏南经济尤其是苏南平面扩张的粗放型经济的依赖。第六,降低对模仿性追随型经济的依赖,提升创新引领型新经济的带动作用。第七,降低对政府直接干预的依赖,提升普惠均衡性的制度型经济的调节水平。

    鉴于地方政府“加速推进规划和支持政策”于某一热点产业易引起“产能过剩”的现实困境,江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率先推行无具体产业指向或无偏向化的中性产业政策,并从“体制、机制、管制、税制”四个方面调整制度结构。

    <<
    >>
    作者简介
    刘志彪:刘志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