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西部作家丝路叙事中的文化镜像分析

    摘要

    中国当代西部作家充满对丝绸之路的文学想象,他们从万里丝路的起点长安描写开始,到象征着民族生命力的河西走廊的展示,尤其是对敦煌艺术和文化的彰显、武威农民生存困境的表现、西域(新疆)民族交融和文化碰撞的呈现、西部作家对中国丝路这片广袤空间的想象与构建,错综复杂地渗透和表现在古今神话、诗词、传奇、小说以及史书叙事中。显然,在上述文本中,丝路已经从一条地理之路转化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其上牵扯进来的是中亚、西亚、印度、希腊四支文化的互汇,而作家们借助丝绸、马匹、英雄等文学具象构建出来的丝路叙事,寄予着他们对人类历史上这次绝无仅有的世界级文化交流的艳羡与批判,其中也透显着对中华民族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原因的分析。

    <<
    >>
    作者简介
    刘宁:刘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