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结语

    摘要

    科技全球化是全球科技研发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的一种客观进程。不同国家由于其科技基础、经济实力以及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在科技全球化中的影响和得失也不尽相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意味着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的现实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及参与科技全球化,是所有中国科技工作者和关心中国科技发展的各界人士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科技全球化内涵、表征、成因的认识,通过对跨国公司产业研发全球化和科学研究全球化的分析,我们认为,尽管科技全球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而且主要收益者也是发达国家,但是在一个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科技全球化是全球发展的一种客观进程。拒绝或回避参与这个进程,只能会使中国的科技发展在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边缘化,最终走向落后。从另一方面来看,科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并不是恒定的。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将有利于引导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也与中国的科技基础、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所采取的对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应对科技全球化的基本方针应当是:坚持开放,在开放中求得发展;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争取主动。而这一方针实现的基础是一个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系统。 <<
    >>
    作者简介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研究组: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