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分析

    摘要

    社会信用体系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不断明确提出的,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方针指引下逐步展开。其间,经过了初步规划、全面建设、不断完善等几个重要阶段,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仍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仍存在着信用意识淡薄、各种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信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有效整合、信用服务市场仍不完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尚未确立等问题。基于此,本报告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即完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尽快建立起一个制度较为健全、各类机构功能互补、信用产品各具特色的中国社会诚信体系。 <<
    >>

    Abstract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a long-term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stabl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both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gradually carried out under the policy guidan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In more than 20 years,it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important stages of preliminary planning,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Currently,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has made positive achievements. However,the level and quality,on the whole,can't catch up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eak credit awareness,credit loss,unsound credit laws and regulations,lack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redit information platform,imperfect credit services market,absence of credit incentive linkage mechanism. This report concludes that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moral standards system,legal system,credit services market,government credit system as well as judicial reform,should be enhanced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
    >>
    作者简介
    章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同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评标专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研究院信用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海外教育资源评估专家、早稻田大学海外课程特约教授等职。长期从事经济理论与信用经济、环境经济与农村经济理论、东亚经济与日本经济制度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目前主要在研课题有: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居民信用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研究”(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WTO框架下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信用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发改委金融司“国家信用立法起草专项研究”(课题组专家)、北京市发改委项目“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与社会信用管理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课题负责人)、“YMCI义乌市场信用指数监测研究”(课题负责人)等。主要著作有《朝阳模式:朝阳社会服务管理与社会信用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国信用发展报告》、《义乌市场信用发展报告》、《信用社会》(20集VCD音像系列教材)、《诚信史话》等。
    段胜辉:段胜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邹蕴涵: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消费、能源经济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