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与跨国广告公司之间日益白热化的竞争,本土广告公司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就此业内有人呼吁本土公司集中资本力量,团结起来走集团化道路以与跨国广告公司抗衡。的确,集团化将是中外广告公司之间最后较量所能采用的最好方式,但目前还没有到决一死战的时刻。一方面,中外广告公司之间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二者竞争的结果无非是对所占广告市场份额的合理划分。另一方面,本土广告公司的集团化还不具备普遍践行的意义。国家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万户,从业人员111。3万人。平均算下来,每家经营单位员工不足7人。而去年同期广告经营单位为14。3万户,年增长的3万经营单位中有多少小型广告公司可想而知,把如此之多的小型广告公司联合起来的想法未免过于理想化。从可行性上说,集团化的对象只能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本土广告公司,而一旦把为数众多的小型广告公司排除在外,无疑是忽视了他们的发展水平高低对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根本不足以代表和反映中国广告业现状。
既然本土广告公司尚缺乏联合起来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条件,不妨从数以十万计的中小广告公司角度,认清自己规模小资源少的现实,挖掘可能的优势、剑走偏锋,采用蚕食天下的策略来保证本土广告公司在中国广告市场应有的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