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第二节 战争遗留问题与民间被害诉讼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民间受害索赔诉讼问题成为日本同亚洲各国关系的又一重大分歧点。人们知道,日本战败投降后,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通过不彻底的东京审判、片面讲和的旧金山条约以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把日本卵翼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下,使日本成为亚洲反共排华的前沿阵地。本来理应在战后初期解决的战争责任问题竟长期搁置下去。另一方面,在冷战的背景下,亚洲30年不宁,从中国大陆的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爆发,接着是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柬埔寨战争等,亚洲始终处在冷战前沿的动荡和纷争的旋涡之中,几乎没有能力和可能去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客观上为日本旧皇国史观和军国主义史观的复苏酿成了比较宽松的国际氛围。在此期间,日本在安保条约和和平宪法的两大支柱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源于旧皇国史观的“自国中心主义”、“国益主义”、“国粹主义”等思潮涌上前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思潮越发猖獗,并具体反映在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
    >>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希亮:1946年生,山东龙口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东北地方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研究。1991年受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在日本学习、研究、工作多年,回国后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个人先后独立完成著书20余部,其中有《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政治统治》、《日本政界战争观研究》、《日本战争责任及历史认识问题研究》、《东北沦陷区殖民教育史》、《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剖析》等。合著有《良知与冥顽——战后50年日本人的战争观》、《日本右翼问题研究》等。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日本学刊》、《抗日战争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外报刊发表百余篇论文、译文等,多次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承担中、日、韩三国学者合编教科书辅助教材的课题以及部分国家、省级课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