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体协作——一种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合...

    • 作者:宋文娟出版日期:2012年07月
    • 报告大小:2.09MB
    • 报告字数:8993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民生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

    摘要

    对一个国家而言,国民健康发展指标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健康是人的本能需求。然而,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而言,却事与愿违,中国医疗保障服务在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占全国人口不到30%的城市人口的医疗保障覆盖率高达90%以上,而占全国人口70%多的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覆盖率却不及5%。

    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来的发展目标,社会学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城乡医疗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和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让农民和市民一样地平等享受社会医疗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基本上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大模式组成。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已经广泛展开,但保障能力和水平还相对有限,制度的设计还有待完善。由于不同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有所不同,他们在实现自身利益需求满足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利益主体产生利益矛盾。因此,要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中的各方利益,协调不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使他们的利益矛盾趋于缓和、利益行为趋于理性、利益关系趋于和谐。只有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农民、政府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互动协调机制(见图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能顺利运行并且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图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
    >>
    作者简介
    宋文娟:宋文娟,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讲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