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路径比较研究

    • 作者:周艳出版日期:2012年07月
    • 报告大小:1.73MB
    • 报告字数:9311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民生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

    摘要

    正如哈佛大学阿里克思·奎戈教授认为的那样,对于每一个研究城市化问题的学者来说,眼下发生在中国的一切实在是不容错过。眼下,中国的任务是在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明出某些手段,创造出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从能源和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背负着整个世界的未来。10509929的确,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不仅凸显了中国本土的特色,向全世界提供了具有可借鉴性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同时,城乡一体化不同发展路径的实践也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事实上,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时期,因此,城市化既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早在15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就以农民破产的方式开始了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道路。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城市化道路也大相径庭。德国在1950年代开展“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的“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的对农业和农民“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特别是韩国的“新村运动”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10509930都在城市化问题上走出了一条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然而历史也证明,城市化让人类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受到了“城市病”的困扰,尤其是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范效应把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向更加糟糕的境地。城市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发展进程,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有效发展的同时,较大程度地规避城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正在实践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为城市化寻求了有效发展的突破口,虽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还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是城乡一体化的不同发展路径为成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可选择、可实践的发展模式。正如陆学艺先生在《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一书的“序言”中所说,中国的工业化搞得很有成绩,但城市化至今还在继续“摸石头”。“李昌平难题”10509931是有解的,通过改革,原有的体制会逐步改变,结构会得到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终究会被破除,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终会实现,农民问题是会解决好的。本研究所涉及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种路径: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正是城市化过程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

    <<
    >>
    作者简介
    周艳:周艳,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