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对一直是中国公共治理体系的重大挑战,需要政府、私营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应对不仅昭示了社会组织参与灾害应对的兴起,也有效促进了中国社会体制改革进程。2013年的自然灾害应对中,尤其是芦山地震发生后,社会组织参与灾害应对的体系呈现出政社合作制度化、社会组织应对进一步网络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等五大特点。这一系列实践进展不仅为多元参与的灾害治理体系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社会组织的广泛发展、创新以及中国社会治理摸索了经验。本研究将对此进行动因的初步探寻,并对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进一步展望未来灾害治理中的社会参与发展图景和演进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