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与德国的“天然盟友”关系刍议

    • 作者:连玉如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 报告大小:1.07MB
    • 报告字数:15156 字所属丛书:国际政治论坛
    • 所属图书:德国·欧盟·世界

    摘要

    2007年10月11日是中国和德国建交35周年纪念日,8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了其自2005年11月执政以来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在中德两国建交35周年之际,在默克尔第二次访华前夕,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和中国驻德大使马灿荣都分别就两国关系发表讲话,指出中德关系发展将出现“一个新高潮”,“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默克尔访华也被定位为“和谐外交之旅”。然而,默克尔结束访华不到一个月就置中国反对于不顾,于9月23日在联邦总理府会见达赖喇嘛,导致中德关系陷入极大困境。还在默克尔来华访问之前,笔者曾应邀撰写一篇有关中德关系的文章,提出中德“天然盟友”关系的看法。CHINA DAILY,August 29,2007,p.11,OPINION)。">[1]中德关系恶化以后,这种看法显然逆潮流而动,至少身临中国外交前线者不能苟同这种表述。他们深切感受到德国对中国的误解以及两国之间存在的诸多分歧:认为德国不可能视中国为“盟友”,中国也不可能成为德国的“盟友”,更别说“天然盟友”了。 <<
    >>
    关键词: 德国
    作者简介
    连玉如:连玉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