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朝鲜导弹朝鲜导弹——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摘要

    当地时间2006年7月4日,朝鲜试射了七枚短、中、远三种射程的导弹,其中一枚能够到达美国阿拉斯加的“大浦洞—2”型导弹虽然在发射后40秒内失败,但试射本身已说明其设计有了根本的改进。The New York Times,July 9,2006.">[1]10月9日,朝鲜在其境内东北部咸镜北道吉州郡附近进行了“基本成功”的首次核试验。这些举动不仅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达成的朝鲜“导弹冻结”和“核冻结”协议相继瓦解,也将朝鲜核问题推入了又一次危机状态。 <<
    >>
    作者简介
    刘鸣: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阿明: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