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政治发展次序的战略选择:2000~2030

    摘要

    国家建设的前提是国家权力如何“立”得住的问题,而在解决了国家权力之后,公民权利便提上议事日程,因为现代国家存在的目的不是其自身,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种种权利。在新中国,按理想的类型划分,如果前30年主要解决的是国家权力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主要解决的是公民的经济权利问题,则在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优先选择是解决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公民社会权利问题。当社会权利基本实现以后,难以回避的问题将主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问题。而只有好的法治体系才能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因此本文强烈呼唤“法治民主”。 <<
    >>
    作者简介
    杨光斌: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