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序言 减缓信息冲量,化解舆情风险——建设中国社会风险调控的“都江堰”

    摘要

    ——建设中国社会风险调控的“都江堰”一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特点转型期的中国,因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舆情持续升温。“社会利益矛盾的关联多极化、复杂化,导致在转型期一点小事,或一个小的矛盾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矛盾,造成一系列的后果。”[1]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使得社会舆情赖以生存的传播渠道急剧扩张,以往因传统民意表达渠道不够通畅而被压抑的表达欲望得到空前的宣泄和释放,原本处于内隐状态的中国社会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外显程度。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特点可用四个维度来衡量。1.传播速度快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加快了社会舆情事件的传播速度。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统计,2007~2011年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中,通过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接近六成,超过半数舆情事件在事发当天被曝光。以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当晚20点38分, <<
    >>
    作者简介
    谢耘耕:男,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 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 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获得者。主编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品牌认知调查报告》 以及《新媒体与社会》和《舆论学研究》集刊等。研究方向: 新媒体、公共舆论、传播学。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