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摘要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该《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一种战略规划。这个表述也暗示着,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

    2006年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专辟一章,并被置于“文化产业”之前,占据了令人瞩目的优先地位。内容涉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指向,相当具体详尽。

    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会议充分强调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会议还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当前急需开展的工作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
    作者简介
    陈新亮:陈新亮,深圳市文化局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
    总课题组:采集 采集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