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的回顾和展望

    摘要

    2018年1月的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适逢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由“培育期”迈入“成长期”的关键时期,澜湄六国共同发表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该行动计划对澜湄合作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架构、务实合作、支撑体系做了全面的规划与梳理,成为澜湄合作机制接下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行动计划实施五年来各领域规划基本完成,有力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疫情各国守望相助开展抗疫合作,有力促进了次区域国家间的合作发展,推动澜湄合作继续走深走实,为区域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对于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展望下一个五年,中方在澜湄合作第六次外长会上提出将制定《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作为下阶段工作重点,澜湄六国需携手共促疫后复苏,深化多领域合作,聚焦可持续发展,朝着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
    >>
    作者简介
    卢光盛:卢光盛,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田家嫚:田家嫚,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