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管理相关政策规范实施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2019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了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组织、应急预案与演练、安全评估、应急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本文聚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应急能力评估四方面,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开展了相关政策条款的实施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均实施了文件要求,但在部分预案科目设置、岗位作业标准界限划分、智能化客流预警监测手段、“站点—区域—基地”三级应急点建设、应急评估标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实施难点;同时,在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应急处置卡设置、技术或设备创新辅助应急决策与应急能力培训等方面展现了诸多亮点,最后提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

    Abstract

    Since 2019,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y documents on 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train operation organization,emergency response plan and drill,safety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capacity building. This chapter conducted a surve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related policies,focusing on emergency plan,emergency drill,emergency response and emergency capacity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erators have carried out the requirments,but there are varying degree of difficulties in emergency plan subjects and job standards,intelligent passenger flow warning and monitoring,“site-area-base” emergency network construction,emergency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Meanwhile,there are many highlights in the emergency linkage mechanism building,emergency response card setting,technology or equipment innovation to assist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Finally,some suggestions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
    >>
    作者简介
    贾文峥:理学博士,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及标准化研究项目等。主持或参与编写“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主持或参与编写《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理论与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风险管控研究及实践》等著作。
    蔡昌俊: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主持编写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列丛书及《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牵引系统设计规范》。主持“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及牵引传动系统研制”“城轨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研发”等项目。设计发明“DC1500V三轨平面布置结构”“直线电机径向转向架”“无线式站台屏蔽门车地联动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设备质量评估方法”等专利。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学技术奖项,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称号等。
    王先进: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报《交通运输研究》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交通文化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绍宽:工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常务编委。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关键理论与技术、综合交通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课题任务、交通运输部科技发展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30篇,其中80余篇为SCI/EI检索论文,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科研奖励,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各1项。
    曾建勇: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湖北省“科技创业领军人物”、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高级顾问、“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普科创联盟执行理事、襄阳市首席技术专家、襄阳市优秀经营人才。主持完成了“面向城轨的网轨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地坑式架车机”“ZAGRO公铁两用系列工程车应用与产业化开发”等省部级项目。带领团队获得100余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个人获授权专利40余项,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大赛优胜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