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成都都市圈成效与展望——新时代新使命,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摘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市圈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同城化发展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政策取向,也是现代化都市圈形成的必然路径。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四川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牵引四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火车头”。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基础建设成都都市圈,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是实施四川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演进规律,对形成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
    作者简介
    廖茂林: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国际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级国情调研基地负责人,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访问学者。在《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SCI/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担任《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Ecology and Management等期刊的审稿专家。主持和参与了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高端智库项目,以及欧盟(EU)、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多个环境政策的研究项目,参与编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2~2013》《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报告》等学术著作,获5项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类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和绿色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还能促进经济增长?》等。
    周灵: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秘书长,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牵头完成省、市重大调研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完成市级项目20余项。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框架下的环境规制研究》《瑞士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经验研究》《成都生态文明之路》等。
    董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雷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张筱竹: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唐艳: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