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碎片化趋势与“广告载具”的微观承接

    摘要

    “碎片化”(fragmentation)在20世纪80年代由后现代主义研究者提出的,指的是后现代文化视野中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至90年代,“碎片化”之说延展到社会学、广告学,如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塔洛就在其1997年出版的著作中写道:“一种共识就很快取得影响,即因为美国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支离破碎,广告主需要各种视听形态以吸引比以往更狭窄和更确定的受众。”近年,我国社会学学者李强、广告学学者黄升民等撰文指出,“碎片化”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学、消费行为学、传播学界的热门概念,指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面对这种碎片化趋势,我们无疑需要进行相应的理论建构,本文所提出的“广告载具”,则是对碎片化微观承接的一个对应概念,对广告营销、媒体经营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
    作者简介
    舒咏平:安徽黄山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品牌聚合传播》《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论》《中国大品牌》《广告传播学》《广告传播与公共信任》《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等著作20余部,是最早提出“品牌传播”概念并展开系统研究的学者。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