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来理解,写作即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过程,这决定了写作本身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从目的性来看,写作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写出能够满足日常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某些特定文本;从实践性来看,写作过程即是实践过程,如何按照写作者的主体意愿,有效地把思想和情感转化为文字见诸笔端,是写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写作的应用范围非常驳杂,不同文本的写作,对于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有着不同的要求,但都需要写作者掌握基础写作的能力。这使得写作能力培养和写作学理论研究通常被归类在语文这一基础学科中,也让基础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师范大学之一,拥有实力雄厚的中文学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便承担着培养优秀语文教师的任务。中文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具备优异的写作能力,还必须能够胜任基础写作的课程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写作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自然而然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小学教育尚不能使毕业生具备完善的白话文基础写作能力,文科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需要通过写作课来学习写作理论和技巧。为满足写作课的教学需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设有专门的写作教研室,该教研室有一批主要负责教授写作课程的教师。由于没有现成的高校写作课教材,教师们开始自己编写讲义,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对讲义进行修改和补充。60年代末至70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阻碍了已经初成体系的写作教材的付印,却没有中断北京师范大学的写作教学活动。写作课的老师们除了继续教授在校学生外,也开始参与对基层教师和工农兵学员的培训,在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艺界在思想上迎来解放,高校逐渐恢复正常教学。没有政治任务的约束,校内写作课程的教学压力大大减轻。写作教研室的解散,打破了写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集体性,使教师们能够相对独立、深入地开展写作和进行理论研究。而中央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校通识课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又迫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多位教师参与相关专业图书的编写工作中,在短期内出版了大量写作教材和写作理论研究著作。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在基本完成写作学理论框架建设和教学课程开发后,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学科逐渐将对广义写作的关注转回到文学写作上来。一方面从文艺学的维度,整理和研究中外文学写作理论;另一方面尝试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合作,面向作家招收研究生班,进行文学写作方面的教学探索。作家研究生班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文学素养,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发表平台,成为大批作家后来在创作上取得成绩的有益助力,扩大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在全国文学界的影响。作为研究生班的学员之一,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提供了契机,也促使北京师范大学经过长期酝酿后,正式开始尝试培养文学创作研究生。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引入双导师制和确立写作诗学的理论研究方向,初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文学创作研究生培养体系。
由此可见,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科真正从小范围的写作课堂教学走向系统的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此后的这40年内,以写作教研室的解散为起点,以作家研究生班的开设、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科逐渐完成了从基础写作向专业写作,从应用写作向文学写作的重心的转变。回顾和梳理这40年内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诸多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启发我们从写作学的维度,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作家与批评家两种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