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电商造节”带来了什么?——对微观价格行为与竞争效应的分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电商自营商品促销定价的行为机制及销售竞争带来的影响,并对京东、苏宁和国美三大电商4000多项家电产品连续一年内的价格变化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这些电商总体上都采取了在集中促销期降价、在平时提价的做法,并以高低交错的调价方式提升促销效果。销售竞争增大了集中促销期商品的降价幅度,但也使相应商品在平时的价格上调幅度更高。其原因在于,竞争给高低交错调价中的价格回调带来了风险,进一步增大调价频率的应对方式妨碍了其影响顾客购买预期的促销作用,因而需要以平时更大幅度的抬价作为弥补。可见,“电商造节”作为基于顾客预期引导的集中化价格竞争,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能够获得真正的实惠。从行业长远发展考虑,未来应减少诱导投机性消费的促销行为,将竞争焦点由价格转向提升品质、服务创新等方面。

    <<
    >>
    作者简介
    张昊:张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流通与消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