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理论、经济战略和政策体系都面临着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任务。与已有研究强调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属性不同,本文更加强调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到新发展阶段后的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尤其是本文对新发展格局给出了一个经济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工业化的全新视角。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本文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和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认识和建议。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入到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与现代化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现代化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而探索的、以自立自强为本质特征的、突破“依附性”、具有“替代性”的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新发展格局是一种充分利用大国经济优势、围绕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现代化战略。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内涵看,作为一种经济现代化战略,它顺应了全球经济环境呈现出的全球化强势逆流变局、科技和产业创新呈现出加速“革命”新局、国际经济力量正在呈现深刻调整格局等世界大变局的环境变化,充分利用了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已经到了经过量的积累、开始进行质的突破的关键时期的各方面条件,深刻把握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十分突出、发展质量亟待提高的关键问题,其战略的核心内涵是高质量工业化,也就是实现从成本驱动、出口导向、高速度工业化向创新驱动、内需导向、高质量工业化的转变,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政策体系看,需要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下,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改革与管理有效协同、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配合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形成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的宏观调控体系、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协同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