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发展报告

    摘要

    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原创生产力,得益于国际科研合作,中医药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断与其他国家、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组织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建立了若干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20年来发表国际科研合作论文1万余篇,与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团队,在中药药理学、肿瘤学、针灸学、中医学等学科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自2014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至2022年3月已公开发布79项,我国逐步建立了中医药国际话语权,为中医药在全球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基于定性分析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支持开展的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成果、标准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研合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赵汉青:赵汉青,医学博士,河北大学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竞争情报学。
    李金星:李金星,河北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信息学。
    李玥函:李玥函,河北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科研管理。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