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要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国家深厚感情的集中表达,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为国献身的壮举和世代传颂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精神基因经过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维系着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不懈奋斗,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将爱国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既蕴涵了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爱国情感,又赋予了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它体现着中华儿女对祖国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的底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些年来,“爱国主义过时论”“爱国主义普世论”“爱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干扰了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深刻阐释爱国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区分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爱国价值观,对于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
    作者简介
    吴东华:女,1955年生,法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研究》等专著及教材1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多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次。
    常荆莎:女,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法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教育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译著、参撰教材等共计10余部;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李敏伦:女,1973年生,湖北襄阳人,法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政治、中国外交。在《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20余篇,在《昆仑策》等互联网平台发表评论数篇,出版《中国“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专著1部,参编专著、教材多部,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多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