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慈善第三波:2021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摘要

    2021年,中国慈善事业在继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和2016年《慈善法》颁布之后迎来了第三波浪潮。当社会组织在豫晋水灾中涌现出了继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后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的同时,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投入巨资支持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资金额度更是超过2020年度全国慈善捐赠总额。这一年,融合公益与商业属性的新业态组织迅速崛起,数字化公益的兴起则为中国慈善事业开始引领世界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慈善法》修订工作继续坚持开门立法,乡村振兴的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及第三次分配政策被纳入基础性制度安排,我国锚定人人慈善助推共同富裕的慈善政策初步显现。然而,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参与第三次分配和乡村振兴依然面临着来自观念、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推动形成一套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自我动员机制或许可以成为我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新的方向。

    <<
    >>
    作者简介
    朱健刚:朱健刚,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益慈善与社会转型、社区发展。
    严国威:严国威,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社会组织、残疾人社会政策研究。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