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国际公共产品供求的基本理论分析

    摘要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首次对公共产品的概念进行了专业性的描述。1971年,曼瑟尔·奥尔森在《增进国际合作的激励》一文中正式提出“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自此公共产品理论逐渐进入国际政治分析视野。而将公共产品与国际政治理论结合并催生新的研究领域则应追溯到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1973年出版的《世界大萧条1929—1939》一书。“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已然成为公共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交叉地带,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本文将首先厘清国际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与分类等基本问题,进而探讨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供给角色区分等相关基础理论问题。 <<
    >>
    作者简介
    刘昌明: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东亚安全与区域合作、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等。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孙云飞:法学博士,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治理与国际公共产品、国际安全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孙通: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与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秩序与国际秩序观、澳大利亚外交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