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展模式研究结论

    • 作者:类延村出版日期:2021年08月
    • 报告大小:528.38KB
    • 报告字数:1361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迈向规则之治

    摘要

    诚信法治是社会诚信治理的国家立场,目的在于通过正式规则为人们之间建立诚信关系培育良好的外在环境。诚信权利制度化是社会诚信法治保障的基础和精髓,国家通过对知情权、隐私权和信用权的保护,勾勒出的是一套防范和规制失信行为的法律体系。法律诚信原则、独立性的诚信规定与条款以及关于诚信的专门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需要在归咎责任方面深入更加微观的领域,从细节规定着手强化诚信与责任的关联,设立国家权力的运行边界以保护公民权利,从而确保权利实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诚信价值与法律多元化的倾向、个人主义的强化为习惯法、民间法等“非法之法”规范诚信提供了空间,而教化“培育道德”的设想则成为“非法之法”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起点,即教化引导人“向善”、“自律”与“合作”。国家与社会、社会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也以此为基点,由自治等形式所形成的自发秩序更贴切于人们的意愿,是诚信主体间相互协商的结果,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
    >>
    作者简介
    类延村: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诚信、诚信法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诚信”主题论文15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