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民俗生活中的施洞苗族银饰

    • 作者:陈国玲出版日期:2022年01月
    • 报告大小:10.56MB
    • 报告字数:74382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穿在身上的符号

    摘要

    本文将施洞苗族银饰置于民俗生活中做出细致的分类。首先根据佩戴银饰的性别分为女性佩戴的银饰和男性佩戴的银饰两大范畴,其次根据两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出现的服饰差异,介绍了青年男女进入婚恋期以及苗族男女在诞生礼、葬礼、成人礼、婚礼这四大人生仪式中佩戴的特殊银饰。苗族饰品从原始的以植物花卉、树叶为饰发展到以贝壳、鸟羽护身,直到近现代的金银饰品,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演化过程。其银饰制作工艺也历代传承,不断革新,发展成为现存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
    作者简介
    陈国玲:1983生于山东省青州市,2015年6月获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出站,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和民俗工艺文化。主持或参与社科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