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020年中国水路运输智能化产业发展报告

    摘要

    智能化是近年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热点之一。本报告提出了水路运输智能化产业的定义,通过分析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智能航道、智能海事监管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经济与政策环境,指出水路运输智能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航运信息分散、航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航运标准体系及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并预测水路运输智能化产业前景十分广阔,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船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左右。最后,为落实水路运输智能化产业总体规划,突破智慧海事与港口、智能船舶等领域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支持试点示范、促进开放合作三种保障措施。

    <<
    >>

    Abstract

    Intelligence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hips,intelligent waterways,intelligent ports and maritime industries,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it points out the shortage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intellig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core technologies.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market scale of China’s intelligent ship industry will reach about 30 billion yuan in 2022,and the prospect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intelligent industry is very promising. Finally,it outlooks the key technologies that need to be broken through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ntelligent maritime and ports,intelligent ships and other fields,and puts forward three safegu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support pilot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e open cooperation.

    <<
    >>
    作者简介
    赵玉民:赵玉民,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通信、信息化等。
    兰加芬:兰加芬,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船舶智能航行。
    初秀民:初秀民,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上交通安全状态感知。
    蒋仲廉:蒋仲廉,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交通流理论。
    何伟:何伟,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协同控制。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