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灵活用工类型的比较

    摘要

    当前灵活用工的快速发展及其引发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关注大多聚焦在平台用工上,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公众对灵活用工的认识,遮蔽了现实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社会影响的多面性。其实,每一种灵活用工类型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和适用场景,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引发的劳动问题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平台用工,其内部也包含了标准化雇佣关系、劳务派遣、劳务关系、依附性自雇等多种用工形态,其中存在的用工主体关系不清、用工单位与第三方机构责任模糊、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实际上是其他灵活用工类型问题的复杂版本。本报告对广义与狭义的灵活用工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生存土壤、实践形态、用工合规性、劳动者生存发展状况等层面,对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外包、传统零工(包括非全日制、兼职、日结、依附性自雇等)、实习、平台用工进行梳理,并从效率、保障、发展趋势三大层面对不同用工类型进行综合比较。对各用工类型的深度挖掘将有助于社会公众建立起对灵活用工全面、立体的认识,也可为当前灵活用工治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吴清军:汉族,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人大-罗格斯全球劳动与雇佣中心中方执行主任。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和平台用工管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等。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国家权威与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1部,参与出版书籍6部。目前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力资本服务分会秘书长。
    张建国:人瑞人才科技集团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历任华为公司首任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中华英才网CEO,拥有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组织参与《华为基本法》的编写,负责搭建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版《薪酬体系设计》《绩效体系设计》《职业化进程设计》《灵活用工——人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经营者思维——赢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部人力资源管理书籍。
    汪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当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劳动问题比较、劳动关系治理、劳工政治、灵活用工等。
    陈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助理教授,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创新创业。
    熊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灵活用工、劳动力市场中介的跨国比较等。
    万钇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硕博连读),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灵活用工。
    杨伟国:汉族,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就业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及技术、战略人力资源审计、战略人力资本管理、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等。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所长、德国劳工研究所(IZA)研究员等。先后任职于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深圳海王集团、中国南光、南光捷克(布拉格)、中国光大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出版《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第1、2、3版)、《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版)、《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指数:原理与应用》、《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估国际手册》、《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版)、“中国人力资源审计”报告系列等著作2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5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