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国际性基金会:现状、路径与走向

    摘要

    国际性基金会,属于国际NGO范畴,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依法设立,具有国际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跨国性基金会。结合74个国际性基金会截至2016年底在中国社会组织网、基金会中心网公开的数据分析,中国国际性基金会呈现缓慢增长、集聚北京、透明指数极化、以小微型为主、国际项目影响力有限等发展态势,并探索了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代表的多元合作、国际网络嵌入、品牌项目国际化三类实践模式,但也面临着国际机制、法律制度、人才、资金、公众与媒体多方面的现实挑战。新形势下,推动中国国际性基金会发展及影响力发挥,需要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及时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加快优化法律、制度与社会环境,建立三位一体对外援助体系,构筑与中资跨国企业、中外NGO合作生态链,以及加强国际人才队伍和国际机制、网络利用能力建设。

    <<
    >>
    作者简介
    白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硕士生、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张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硕士生、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杨丽: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组织法博士,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公共管理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社会组织法、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ISTR(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Thirdsector)、ARNOVA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Actions)、EMES(Emergence des Enterprises Sociales en Europe) 会员, 兼任The China Nonprofit Review 编委、《中国非营利评论》匿审专家、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STR 匿审专家、北京市朝阳区民和社工事务所顾问。主持民政部《境外在华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研究》(2014)等课题10 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 余篇;出版专著《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法律出版社,2013)1 部,参编著作多部。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