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知识数据挖掘与图谱构建

    • 作者:张沛 张中华出版日期:2021年07月
    • 报告大小:1.5MB
    • 报告字数:13284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失落与再生

    摘要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建筑类型学图谱与科学知识图谱为基础,提出地方性知识数据挖掘与图谱构建的总体框架。基于唯一性、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公正性等原则,采取空间数据挖掘、文本数据挖掘、互联网数据挖掘等多种方法,引入美国科学哲学家詹妮弗·罗利提出的“DIKW层次模型”,进一步明确地方性知识从数据类型识别到信息关系提取,再到图谱体系构建的核心思路,用以指导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知识图谱构建。本章核心结论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知识的功能、结构、形式三个维度对地方性知识数据类型进行识别。根据乡村聚落空间的“三生”系统及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的功能特征,将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知识分为传统生产技艺、传统生活习俗、传统生态知识。结合人们对知识的获取结构将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划分为地方触摸知识、地方行为知识、地方感知知识。依据意向表达的显隐性表现形式以及知识的存在形式,将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分为显性地方性知识和隐性地方性知识。

    第二,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知识信息时空特征明显,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交叠变化过程中更新发展。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地方性知识信息存在区域分异、时序动态关系,在中微观层面则存在功能竞合、空间同构、形态相似关系,厘清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对地方性知识进行分类梳理。

    第三,由于传统村落地方性知识具有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所以地方性知识图谱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区域与单体两个层次进行。依据传统村落区域的地方性知识在外部环境、历史演变、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相似性特征,可以将区域图谱细化为区系特征图谱、演化发展图谱和空间形态图谱。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空间布局等地方性知识的差异化特征,将单体村落的地方性知识图谱分为自然景观图谱、空间布局图谱和文化生态图谱。

    <<
    >>
    作者简介
    张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规划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旅游策划与规划、产业区规划与设计等领域教学、科研及实践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独著、主编或参编著作10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150余项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
    张中华:1981年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规划学科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兼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等领域教学、科研及实践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独著、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4项,主持或参与完成30余项实践项目。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