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人文化时期(1978~2000年):精英话语与人文精神

    摘要

    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思想的冰河开化,人文主义崛起。中国纪录片在这一时期进入一个本体性开掘和公共性价值体现得最好的时候;由于政治色彩淡化,纪录片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影响社会。民族情感与人文精神渗透这一时期纪录片文本的肌理中;“人”的主体角色逐渐凸显;纪录片的本体价值被重新发现和开掘;中国纪录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起记录者和启蒙者的角色;精英知识分子和专业生产者作为纪录片创作人员的主体性得到空前释放。结合这一阶段纪录片在中国社会的功能价值和话语实践,本书将该阶段称为纪录片的“人文化时期”。

    在人文化时期,中国纪录片根据话语权和话语方式的转变可以分为民族化阶段(1978~1991年)、个体化阶段(1992~2000年)。在前一个阶段,纪录片由精英群体主导话语权,话语方式是精英化、文学化的,充满民族情感和思辨精神。在后一个阶段纪录片开始注重对本体性的开掘,纪实浪潮兴起,呈现出平民化、作者化的特点,作者个体化的专业技术主义话语凸显。

    改革开放后伴随技术进步、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和生活水平提高,电视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主流媒介。电影在电视媒体的强势冲击下走向衰落。因此,这一时期也是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的地位发生逆转的阶段。

    中国纪录片在这一时期总体上告别了“新闻纪录片时代”,纪录片的镜头从狂热的英雄崇拜、“宣传喇叭”转向反思民族命运、聚焦时代变迁;从勾勒抽象化、全景化的“人民影像”转向关注普通个体;从盲目的仰视转向交流式的平视;从充当“形象化的政论”转向纪实美学探寻。这是一种求真、求是的态度,也是一次纪录片发现自我的旅程。

    在新时期的社会风貌变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下,在重新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松绑与主体性释放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从观念到本体都经历了蜕变和重生。

    <<
    >>
    作者简介
    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先后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当代传播》《电视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映像中国:纪录片参与下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合著);担任2018——2021年《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数十篇文艺评论;论文获国家广电总局第六届“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二等奖等荣誉。 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系列活动总撰稿、导演组成员;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第8~9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等影视节展评委。2019年参与成立国家级纪录片国际合作机制性平台“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BriDoc),该共同体现已被中央领导同志批准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曾任江苏卫视编导,参与策划和导演《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金曲捞》等多档品牌节目。研究方向:纪录片、视听传播、国际传播。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