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逆城市化”发展的移民动力

    摘要

    对移民动力的阐述有多种视角,传统经济学理论强调工资差别及回报、相对剥夺感、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而导致的移民迁移。现代的经济理论主要产生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化背景之下,我国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农村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使得城乡人口之间“推-拉”力量向村镇倾斜,并产生人口向村镇空间的迁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逆城市化”。归结起来,“逆城市化”发展的移民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外在的动力和内在的动力。对于人口迁移而言,移民动力必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迁出地/原住地的推力:针对“逆城市化”的移民现象来说,大致就是由于原住地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出现的自然环境变差、交通拥堵、教育和医疗资源变得紧张,同时其他的公共资源由于人口密度过大而导致人均享有公共资源变少。另一方面是迁入地/移民地的拉力: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交通条件、充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相对丰富的公共资源。

    <<
    >>
    作者简介
    张慧: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云南民族大学讲师,研究专长为移民问题、农村社会问题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