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演变与特征

    摘要

    中国沿海重化工业产业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年)、徘徊阶段(1979~1998年),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三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集聚与同构现象逐渐凸显。总体上,沿海地区具有发展重化工业的自身优势,并没有因国家政策导向而改变其发展的自身规律。可以说,整个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始终以沿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发展作为推动力。中国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的特殊性体现在地区政府的利益驱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根据重化工业不同细分产业的地区分布结构看,存在异质性特征。从空间分异上看,我国沿海地区包括11个省份。重化工业发展在中央统一政策体制下存在发展规划的同一性,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趋同性较强。环渤海地区在煤炭和金属开采业方面同构程度明显,而长三角地区在加工制造业等方面的同构程度较高。

    <<
    >>
    作者简介
    刘铁鹰: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能源经济等。担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Urban Studies、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Economic Modelling、Energy等期刊上发表SSCI/SCI论文2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