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国内外重化工业产业布局特点以及产业同构原因与现状,可以看出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甚完善的地方。一是关于产业同构演化机理的论证还不完善,并且研究沿海地区的重化工业产业同构的理论模型还没有提出来。二是缺乏针对重化工业产业布局的系统的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由于重化工业产业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中国沿海地区的重化工业产业布局同构现象突出,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使我们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化以及地理空间分布有深刻的理解。这也是本书的研究意义所在。
重化工业产业布局在沿海地区并存在同构趋势是世界沿海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特征。产业同构竞争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发展阶段,国内外产业同构本质上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但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产业同构竞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产业同构竞争的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国内外重化工业沿海布局主要考虑运输成本、市场区位优势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国内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与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趋同具有相似性,当将欧洲国家理解为国内各个省份的时候,产业同构的本质是可以放在一起讨论的。关于产业同构的性质,国内多数学者认为产业同构会导致低效率的竞争,但没有对同构的程度和水平进行区分。关于同构的演化也缺乏不同产业的演进解释,因此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沿海地区的重化工业产业同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通过对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地区主要国家的沿海地区重化工业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重化工业沿海集聚布局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这个过程中的产业同构也存在共性,如美国五大湖沿岸的产业同构程度比中国的沿海产业趋同程度还要高。在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同构的程度和原因呈现差异。如亚洲国家的同构主要是承接欧美价值链转移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导致的,欧美的产业集聚以及分散同构要比亚洲和拉美地区早,而中国的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同构具有内在特殊性。在同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利用生产型基础设施、分摊成本、实现分工的深化,同时促进了企业研发与专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