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2007年就业:改革中的制度完善与创新

    摘要

    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是就业工作的焦点人群。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城镇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第二产业的需求上升;企业用人占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下降,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企业一线普通工人的需求上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进一步加大;失业人员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企业面临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

    <<
    >>

    Abstract

    The long-existing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labor is that demand exceeds supply.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employment is more and more apparent. The newly emerging labor force,rural immigration labor and the layoff jobless people become the focal group of employment issue.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labor market in 2007 are the following:the demand for labor of urban tertiary industry remains the principal part and the demand for labor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s rising;demand from enterprises is dominant in labor market,the demand from state enterprises is decreasing and the demand from Hong Kong,Macao,Taiwan and other overseas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more demand from enterprises for front-line workers and jockeys of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the structure of unemployed population is under change an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shortage of technicians.

    <<
    >>
    作者简介
    莫荣:现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司级)、研究员,兼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劳动》主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1988年开始研究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劳动保障等理论和政策问题,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产业转型升级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14ZDA068)”和重点项目“我国失业预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13AJY009)”,以及省部级、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课题等170多项。先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集体学习讲解就业专题,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等报刊发表论文230余篇,著作20余本,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就业蓝皮书。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