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1978~2020年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演进的内在逻辑(代序)

    摘要

    经济特区作为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同时开启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路径的探索征程。经济特区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打破了传统体制下的一般均衡状态,使非均衡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最佳路径选择。以深圳为代表的典型经济特区的辉煌成就,使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中的“回流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都以“中国式”作用机制“非经典”地展现出来,并诠释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独特路径。从典型经济特区到广义经济特区,再到作为经济特区拓展形式的自贸区、湾区的建立,它们都是“梯度发展”与“反梯度发展”有机结合的结果,更是制度变迁的收获。这一制度变迁的轨迹既反映了经济特区与中国社会制度变迁演进的内在逻辑,又构成了其中的理论机理。

    <<
    >>
    作者简介
    陶一桃:陶一桃,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思想史及中外经济特区比较。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