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十三五“期间区域科技人才培育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科技教育为例

    摘要

    科技教育强调真实性和实践性,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和多样的学习机会。同时,科技教育具有学科融合的特点,工作过程具有复杂性,仅仅依靠学校这一单一组织和固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多部门合作和资源整合已成为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海淀区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拥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科技资源,海淀区教委在“十三五”时期开展了系统性工作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科技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海淀区政府培育科技人才的实践探索为例,从区级、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分析海淀在全区范围内创设科技教育良性发展环境的经验。区级层面,力求发展的信念和系统设计方法是龙头;学校层面,科技发展理念引领,需求精准把握;教师层面,丰富的学习机会与成长型考核相结合;学生层面,关注兴趣和所长,充分调动积极性。

    <<
    >>
    作者简介
    李萌:李萌,硕士,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研助理,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场馆教育。
    李秀菊:李秀菊,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
    <<
    >>
    相关报告